
近期新冠疫情已連續 5 週呈上升趨勢,上週就診人次更達 9,978 人次。台大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指出,這波疫情情況較為複雜,全球同時存在多個強勢病毒株,可能打破過往 2 至 3 個月就結束的疫情規律。

新冠疫情仍持續上升!上週近萬人就醫 增 34 例重症
疾管署說明,雖然新冠病毒感染多為輕症或無症狀,但病程仍有機會發展為中重症,民眾快篩陽性後,如出現下列重症警示症狀,包括喘或呼吸困難、持續胸痛或胸悶、意識不清、皮膚/嘴唇或指甲床發青、無法進食/喝水或服藥、過去 24 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收縮壓 100 次/分鐘,請務必立刻就醫。

新冠病毒株「群魔亂舞」感染科醫示警:恐延燒超過 3 個月
此外,65 歲以上長者、孕產婦或具慢性病史等具重症風險因子對象,為感染新冠後可能導致併發症之高風險對象,於快篩陽性後請儘速就醫,以利醫師及早診治並開立口服抗病毒藥物,降低感染後引發併發症或導致死亡之風險。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接受 ETtoday 受訪時指出,過去疫情多由單一主流病毒株在全球傳播,約 2 至 3 個月就會感染一輪後消退。但目前全球同時存在多個強勢病毒株,台灣主要流行 NB.1.8.1 株,主要來自香港和大陸;美國則以 LP.8.1 為主,其他國家也各有不同病毒株,形成「百家爭鳴」局面。
台灣主要流行 NB.1.8.1 株 主要來自香港和大陸 美國則以 LP.8.1 為主
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在台灣完成一波 NB.1.8.1 傳播後,又迎來其他國家的主流病毒株,使疫情持續延燒。近期就醫族群主要集中在 5 至 19 歲的兒童和青少年,黃立民解釋,這些族群因社交活動頻繁、群聚機會多,傳播力較強,但症狀多屬輕微。真正的高風險族群仍是年長者、具共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。
針對防疫措施,黃立民強調接種新冠疫苗仍是最佳預防方式,同時建議民眾若出現症狀應及早就醫。他提醒民眾可先在家進行快篩,就醫時說明情況,醫院會直接進行 PCR 檢測。疾管署呼籲,民眾如出現喘或呼吸困難、持續胸痛或胸悶、意識不清等重症警示症狀,應立即就醫。另外,提醒 6 個月以上未接種 JN.1 疫苗者應儘速接種,已接種 1 劑且間隔 6 個月的 65 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族群,也應接種第 2 劑以提升保護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