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oom 委託獨立研究機構 Kantar 的最新研究指出,台灣與亞太地區的「AI 原生世代」正快速崛起;這群年齡介於 18 至 24 歲、從小即接觸 AI 科技工具的年輕族群,如今已成為 AI 技術的核心使用者,他們對 AI 優先的生活與工作體驗抱持高度期待,同時在面對新技術時展現出更成熟與謹慎兼具的態度。

調查顯示,台灣 AI 原生世代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AI 的比例位居亞太前段班,高達 85% 的受訪者表示已部分或全面導入 AI,另有 83% 認為,掌握 AI 技能是維持職場競爭力的關鍵,高於亞太平均的 79%;整體而言,台灣不僅在 AI 技術應用的成熟度上表現亮眼,其勞動力在職場轉型的準備度上也領先多數亞太市場。
研究進一步發現,台灣 AI 原生世代雖然在日常中廣泛使用 AI,但他們的態度更加理性與平衡;七成二的受訪者認為,企業應提供 AI 聊天機器人或代理服務,以便更快速地解決問題,但同時有六成六的人希望仍能保留升級至真人客服的選項。這顯示出年輕世代在追求效率的同時,仍重視人際互動所帶來的情感連結與信任感。
然而,仍有不少使用者指出 AI 的限制;55% 的台灣 AI 原生世代認為自身問題過於複雜,AI 難以單獨處理,另有 47% 表示 AI 生成的回應過於制式或缺乏實質幫助;意味著企業在提供 AI 客服或自動化服務時,必須同時設計能無縫銜接真人客服的混合解決方案,才能真正滿足多樣化的需求。
值得一提是,台灣 AI 原生世代與非 AI 原生世代在客戶體驗期望上存在顯著差異;39% 的 AI 原生世代表示偏好真人客服,主要因為能從互動中感受到同理與安心;而在非 AI 原生世代中,僅有 12% 的人持相同觀點。
研究也顯示,AI 在台灣職場的滲透率極高,高達 98% 的勞動人口表示在工作中運用 AI 處理至少一項任務;值得注意的是,多達 59% 的台灣 AI 原生世代強調數據隱私與安全是使用 AI 的重要考量,比例居亞太區前三,高於非 AI 原生世代的 45%;這說明台灣年輕勞動力在科技應用上的資安意識與標準,已遠超區域平均水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