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米集團近日公布《2024 年度 ESG 永續報告書》,展現以核心技術推動永續發展的堅定決心;報告聚焦於技術創新、氣候行動、循環經濟三大面向,說明小米在環境、社會與治理領域的最新成果與長遠目標。
小米預計 10 年間總研發投入將超過人民幣 1,000 億元
小米於 2024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(COP29)上,正式發表全新永續發展策略,深化「人 × 車 × 家」智慧生態系統,強調科技平權與產品包容性;2024 年,小米研發投入達人民幣 241 億元,全球專利申請突破 4.2 萬件,研發團隊達 21,190 人,占總員工數 48.5%;預計 2020 – 2030 年間,小米總研發投入將超過人民幣 1,000 億元。
小米智慧工廠與汽車工廠也於 2024 年正式投產,導入工業互聯網與 AI 技術,智慧工廠自動化率達 81%,遠超業界平均,實踐高效與環保兼具的綠色製造。
以科技打造友善數位體驗
小米持續優化無障礙設計,推出文字擷取、即時字幕、手勢操控等功能。透過 OCR 技術強化 TalkBack 語音輔助功能,協助視障者「閱讀」圖像文字;HyperOS 2 亦整合 AI 字幕轉錄功能,準確率達 93%。
同時推動銀髮友善行動,2024 年與多家機構合作啟動長者健康與安全改造計畫,從產品開發到應用設計,讓科技真正照顧每一個世代。
氣候行動升級,供應鏈綠色轉型
小米要求智慧型手機供應商設立明確減碳目標,2030 年前須年均減碳至少 5%、再生能源使用率達 25%;2050 年前全面實現 100% 再生電力使用。
截至 2024 年底,小米已完成 18 款產品的碳足跡測量,並導入 ISO 50001 能源管理體系。在物流運輸方面,小米積極採用海運與鐵路等低碳方式,2024 年全年減碳 3,378 噸,展現實質成果。
循環經濟實踐,資源利用最大化
小米推動全球電子廢棄物回收,2022 至 2026 年回收目標為 38,000 噸,截至 2024 年已達成 95.94%;中國市場舊機回收超過 130 萬台,海外市場亦拓展至 9 國。
翻新業務涵蓋筆電、投影機與顯示器,2024 年翻新量逾 13 萬台;其中 Xiaomi 14T 產品設計採用生質與回收材料,如檸檬殘渣製成的聚氨酯背蓋與回收金屬零件,其中有一半的聚氨酯成分來自生質原料;中框則使用回收鋁材,聲學元件亦大量運用回收鋁、金與銅,體現對資源永續的深度實踐。
小米智慧工廠更榮獲德國 TÜV 零廢棄物填埋三星級認證,2024 年廢棄物轉移率達 99.35%。
小米強調,將持續以創新為驅動力,實踐智慧、永續並行的企業願景,持續為全球用戶打造更環保、更友善的科技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