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黑色星期五(Black Friday)與即將到來的雙 12 購物節,加上普發萬元現金帶動的消費熱潮,大家的購物車是不是都滿了?但小心,詐騙集團也準備好要「收割」了!

為了對抗日益猖狂的一頁式詐騙與假冒名人廣告,Meta 宣布全面升級防詐機制,結合 AI 技術與公開透明度工具,從消費者端到品牌端築起四道防線。我們整理了這次更新的重點,下單前請務必先看過:
別再亂點連結!「藍勾勾」與「透明度」是你的照妖鏡
.看到超低價廣告先別急著刷卡;Meta 建議善用「關於這個帳號」功能。
.檢查粉絲專頁是否有「藍勾勾」驗證標章,這是官方認證的最快識別方式。
.點擊廣告右上角的「⋯」,查看「廣告資料」;現在 Meta 強制要求台灣廣告主進行實名制驗證,你可以直接看到「出資者」與「受益者」是誰。如果資訊模糊不清,絕對有鬼。
假名人退散!臉部辨識技術主動攔截「投資名師」
大家一定都看過假冒名人推薦商品或投資的詐騙廣告;Meta 導入了全新的 臉部辨識技術,當系統懷疑某個廣告疑似冒用名人身分時,會自動比對廣告中的人臉與該名人在 Facebook / Instagram 上官方大頭貼,一旦確認吻合且被判定為詐騙,系統會直接封鎖並刪除該廣告。
Meta 強調,比對完成後會立即刪除過程中產生的臉部數據,不會挪作他用。
品牌主看過來!杜絕山寨廣告的「保護工具」
不只消費者被騙,正版商家也常被盜圖做成一頁式網站;Meta 推出的「品牌權利保護工具」是給企業主的防禦武器。
透過企業管理平台,品牌方可以搜尋並大規模檢舉侵權內容。無論是盜用商標還是假冒粉專,都能更快速地向平台投訴,避免消費者因為買到假貨而對正版品牌失去信心。
練就火眼金睛!防詐也能玩遊戲
為了讓防詐觀念更普及,Meta 推出了情境式互動遊戲《真的假的?》,透過模擬真實的網購對話、留言互動情境,讓你在遊戲中練習辨識常見的「詐騙關鍵字」。建議可以花幾分鐘玩一下,提升自己的防禦力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