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麥當勞將紙盒轉換為包裝紙或紙袋,並全面移除包裝紙內層的塑膠淋膜

2025 年 7 月起,台灣麥當勞包裝旅程有了新的里程碑!大麥克、麥香魚、6 塊 / 10 塊麥克鷄塊及蘋果派的包裝,自「紙盒」轉換為「包裝紙」或「紙袋」;在減少紙漿資源使用的同時,更全面移除包裝紙內層的塑膠淋膜,進一步減少塑料的使用。

 

 

部分產品「盒轉紙」與「移除包裝紙塑膠淋膜」,歷經三年的研發與餐廳測試;而「盒轉紙」這項改變,在過去幾個月的測試期間,也收到來自消費者的正面回饋,認為「包裝紙」或「紙袋」不只提升用餐方便性,也減少垃圾量,間接對環境友善。

 

麥當勞表示,以紙包裝取代紙盒,每年約可減少 10,000 棵樹木資源;包裝紙移除塑膠淋膜,每年則可減少使用 86 噸塑膠。

 

盒裝 out,紙包 in!包裝減量

 

要為大麥克、麥香魚換新衣,包裝紙大小、紙張厚度、材質與包法都必須「量身打造」。以麥香魚為例,因為麵包是以「蒸」的方式調理,必須選用類似烤盤紙的包裝紙,以同時達到防油又透氣的效果,避免麵包因水氣變得潮濕甚至沾黏在包裝紙上。

 

而經典產品大麥克「雙層純牛肉、獨特醬料加生菜」與三層麵包的設計,也讓包裝「盒轉紙」的過程充滿挑戰;如何讓員工操作順手、消費者有好的使用體驗,包裝設計如何展現大麥克經典感,研發團隊取經法國與韓國麥當勞,經過餐廳廚房實際演練,與十多次版本調整,才終於拍板定案。

 

包裝紙與塑膠淋膜說掰掰

 

麥當勞透過包裝研發,自 2008 年起,包裝袋就不使用含有 PFOA、PFOS 等長鏈氟化物的防油劑,更在 2024 年將所有包裝袋,改為無添加氟化物的防油紙。

 

2025 年 7 月起,麥當勞更進一步移除所有包裝紙的內層塑膠淋膜,改以天然澱粉材質或矽材質取代;為了和塑膠淋膜說掰掰,從紙材選擇、功能性材料研發、油墨材質調整到印刷面積的細節設計,光是實驗與測試,就花了近三年時間。防油效果不變、透氣性更佳,並減少塑料對環境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