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不只是據點,而是核心!Google 全新辦公室落腳士林,打造美國總部外最大 AI 基地

Google 在台北士林啟用全新 Google Cloud 辦公室,走進大樓的第一刻就能感受到,這不是一般的科技辦公室,這是一座真正從台灣出發、面向全球的 AI 超級基地!

 

 

台灣味滿滿!從牆面、景色到會議室名稱都藏著細節

 

 

Google 把大量「台灣元素」融入空間,不是表面充場面的那種,而是非常用心的設計;19 樓辦公區 Google Logo 牆是用廢棄主機板拼成,各種電路板顏色交織,科技感滿滿,又帶出循環永續理念,走到窗邊就能直接看到陽明山,而且每間會議室都取名自台灣景點,龜山島、五峰旗瀑布;會議室以台灣地標命名雖然只是小巧思,但想想如果聽到「我們下午在龜山島開會」時,就會覺得這種在地連結是很自然地滲進文化裡,而不是刻意營造。

 

這些細節讓整個空間非常「本地、在地、但又全球」,有溫度又有使命感。

 

Power Lab 資料中心實驗室,能「把電還給台電」!

 

 

在 14 樓的 Power Lab 資料中心實驗室,除了能看到真正在運行的伺服器設備與系統功能測試之外,這裡也會重現資料中心的實際運作情境,讓工程團隊能在貼近真實的條件下驗證產品表現。最值得一提的是 Google 採用的「雙向電力回收」技術:測試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能,會被轉換成可再利用的電力,不只能供應大樓使用,甚至還能回送至台電電網,形成能源循環,進一步降低整體耗電量。

 

其實 Google 在這裡有設置了超過 10 座不同性質的實驗室,能進行高功率伺服器測試、散熱與機構驗證、AI 加速器原型測試、供應鏈驗證、可靠度與壽命測試;想到未來全世界用的 Search、YouTube、Gemini,背後的硬體有可能就是在士林完成驗證,心中就有種莫名的感動!

 

美國總部外規模最大!台灣是 Google 全球 AI 創新的「關鍵基地」

 

 

值得一提是,這裡是美國總部以外規模最大的 AI 基礎建設研發中心,在這裡有來自 40 個國家以上的頂尖人才,供應鏈、硬體工程、製造合作夥伴全部在 2 小時車程內就能抵達,而且某些專案能在台灣供應鏈與團隊攜手合作下,縮短超過 40% 開發週期。

 

Google Cloud 平台研發總經理 Greg Moore 強調,這個 AI 基礎建設研發中心所開發與測試的技術,將部署到 Google 全球的資料中心與 AI 基礎設施,成為支援 Google 搜尋、YouTube 以及 Gemini 各項創新應用的骨幹,為數十億使用者每天所依賴的服務提供動力;這座新辦公室的啟用,不僅象徵我們台灣團隊的努力,將對全球使用者所信賴的產品和服務,產生更深遠的影響,也為我們與台灣共同成長的旅程,寫下嶄新的一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