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詐騙手法不斷演進,企業在「國際防詐宣傳週(International Fraud Awareness Week)」期間紛紛強化防護策略;CyberArk 也提出最新觀點,強調防詐意識的核心並非僅止於偵測惡意連結,而是要從根本「重塑使用者行為」。

CyberArk 大中華區技術顧問 Kevin Huang 指出,釣魚攻擊之所以多年來仍是最常見的詐騙方式,防詐意識不僅僅是偵測惡意連結,而在於駭客深知人性的直覺反應可能成為破口;真正的資安韌性需從「身分安全控管」與「一種鼓勵人們總是暫緩行動、質疑與驗證的文化」兩大方向同步下手,並強調「沒有任何技術能完全彌補人類一瞬間的錯誤信任。」
內容目錄
隱藏
資安不只是技術問題,更是文化課題
Kevin Huang 指出,當企業強化防禦時,更不能忽視人的因素;良好的資安防護基本功始於身分安全,確保每位使用者、機器與系統都擁有正確的存取權限,並讓人理解這些權限的重要性。
他強調,網路安全不只是技術議題,同時也是文化課題;當員工意識到只要一次錯誤點擊就可能危及整個組織時,行為就會從「遵循規範」轉變為「自覺負責」;而這正是資安韌性真正開始的時刻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