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稀記得在 2023 年米蘭車展上,SYM 首度揭示「PE3 增程式電動機車」概念。那不是一場單純的展示,而像是對未來的一次預告:電動與燃油將非關對立,而是逐步並行。也因此在長達近 2 年的研發和實作後,當初提出的技術如今化為現實,並在台灣以 SYM PE3 原型車之姿亮相。當「以油充電、全時電驅動」不再只是構想,而是可以實際啟動的現實,能源的界線於是變得柔軟。這場革命,也讓油電機車的進化史翻開新的一頁。

靜謐與能量之間
在進入 PE3 的核心技術之前,必須先釐清這款車的本質定位。SYM 所打造的 PE3 若就架構而言,與其說是「油電車」,不如更精確地稱為搭載引擎作為發電用途的電動機車。以四輪車的邏輯對照,概念更接近 BMW 推出的 i3 REX 增程式電動版,或採用轉子引擎作為發電機的 Mazda MX-30 增程版:皆屬「電為主體、油為輔助」的設計思維。
PE3 以電動馬達推動車輛前進,並具備可外接電源的充電口,因此並不屬於那種完全依賴引擎發電、不具備充電機能的 Nissan e-Power 架構;也不同於 HONDA e:HEV 系統那樣,讓引擎直接介入動力輸出。這樣的設計哲學,使 PE3 的能量邏輯更趨近純電架構,但又能兼顧燃油補能的彈性——在電能驅動與油能續航之間取得微妙平衡,也正是這份「務實混成」構成了增程式電動機車的獨特魅力。不過這不代表未來 PE3 的研發不會朝向引擎介入動力來發展,畢竟這樣確實能讓性能表現更顯充沛,然倘若如此,那麼就會更趨近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款,至於會怎麼混那就有待未來發展。

故此,PE3 的核心則是那組整合啟動與發電於一體的 ISG 智慧系統。當電量降至 40%,引擎會悄然啟動、無聲介入,以燃油為源、化為電能,全程幾乎無感。騎士僅感受到一種延續的靜與平順。引擎源自 SYM WOO 系列 115c.c. 平台,經重新調校後燃燒效率提升約 10%,與 4kW 側掛馬達、1.5kWh 電池模組組成純電驅動、燃油輔助發電的設計,馬達最大輸出約 5.3ps(3.9kW)、峰值扭力 1.32kgm(13Nm),在綠牌級距中展現白牌等級的推力線性,自然讓駕駛體驗上更接近電動車的線性與寧靜。
此外,電池採中油推出的軟碳鋰三元模組,預估超過 10 年的壽命並在固定區間充放電可有效抑制熱衰退。補能方式也極為彈性:支援 110V 與 220V 家用電源,亦能以油自發電,未來更預計導入中油充電槍方案。這樣的設計,使 PE3 在電動機車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現實解方。



幾何切面與中段重心
在視覺上,現行所展示的 SYM PE3 增程式電動原型機車其主要展現的是種工業理性與未來曲線的交錯。車頭為封閉式斜板造型,LED 頭燈嵌於中央,下方一道橫向光條作為日行燈,極簡卻帶有堅定神情。前儀表支架採雙臂金屬結構,裸露的連桿語彙強化了「電驅結構感」。
視覺重心集中於腳踏區,因鋰電池配置於踏板下方,讓重心更低、更穩,不過多少也影響了上方的腿部空間就是。側掛馬達外殼以橫向肋紋雕塑出機械肌理,從側面望去,力量感如流。尾段微微上翹,中央折線型 LED 尾燈點亮時,如電光筆觸劃過車流。



座墊採雙材質拼接設計,後段整合收束的銀灰後扶手,像刻刀般銳利。油箱位於座墊後段上方,雖開啟即可加油,但實際量產考量使用者習慣不排除調整油道及加油孔位置;前端下方則設有充電口。此外,即便為原型車,車廂仍能放入一頂全罩帽,實用與科技同場並立。
這樣的造型語彙,使 PE3 不僅是一台通勤工具,而是新能源機車設計哲學的具象化——將理性機構與動感姿態融合,開啟了油電轉型設計語言的新頁。

原型的筋骨,未來的靈魂
由於目前所呈現的 SYM PE3 原型車仍處於開發階段,車重約 130kg,預計量產後將壓至 120kg 以下。這 10kg 的差距,是穩定與輕盈的拉鋸,以及考量消費者在騎乘與牽車時可能面臨的現況。不過如今的版本在直線與低速巡航時確實格外穩定,但轉向時需稍多身體引導。實際騎乘中,PE3 展現出純電起步的靜謐與線性,加速如絲,動能平順。當電量觸發油電切換,發電聲浪幾乎不可聞,僅能從動力延續感察覺系統切換。整體反應細膩而成熟,像一位懂得節奏的騎士,知道何時收放,並帶有單缸空冷引擎獨有的些微震動。
這款車不是暴躁的機器,而是一台懂得克制的智慧車。PE3 讓人重新思考何謂電動機車續航焦慮的終結者:或許不是更大的電池,而是更聰明的能量循環。

油電之間的身份辯證
然而在技術之外,PE3 也揭開了法規的新難題。由於驅動全由電能輸出,理論上屬於電動車範疇;但其補能仍需燃油發電,目前仍難以在法規上歸類。PE3 成為油電轉型時代的中繼點,模糊而關鍵,也象徵著交通能源邏輯的再定義。
不僅如此,PE3 的存在可謂是在技術展示之外的一種在能源哲學上的實踐。讓「電動車的體驗,油車的自由」不再只是口號,而成為真實可感的騎乘經驗。當然在私心期待下,更會希望如今所呈現的動力和性能不會僅限於綠牌範疇,而是能夠跨足白牌甚至進入大型重機領域。只能說 PE3 就像是這套系統的起手勢,後續招式仍有待時間分曉。但至少就現階段來說,當油箱成為電池的延伸,且加油與充電的節奏如是融合,這台增程式電動機車或將成為當代通勤者的務實解答。
在油與電的交會點上,2025 SYM PE3 為我們定義了自由的新形狀——非關掙脫,而是融合。

這篇文章 2025 SYM PE3 增程式電動機車原型釋出!325km 最大續航開啟騎乘新世紀 最早出現於 SanjiNoir 黑侍樂讀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