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G 以「情感智慧」重新定義 AI,目標將科技打造成懂人心的生活夥伴

在人工智慧快速進化的時代,LG 提出了不同於傳統的視角——將 AI 定義為「情感智慧(Affectionate Intelligence)」;這個概念不僅強調運算能力或效率,而是讓科技能理解情境、回應需求,並在互動中展現貼近人心的特質。

 

 

AI 不只是工具,而是生活夥伴

 

LG 長年投入人工智慧研究,除了自然語言處理、語音辨識與空間感知等技術,也開始自行開發 AI 晶片,提升運算效率並降低能耗。這些技術整合在 ThinQ 平台下,讓家電裝置能彼此連動,逐步邁向「AI Home」的生活想像。

 

透過龐大的用戶數據,AI 系統可以更貼近真實情境,從而做出合宜的判斷;影音體驗方面,AI 顯示器可辨識不同家庭成員聲音,自動切換個人化設定並推薦專屬內容;Soundbar 則會依房間環境自動校正音效;家務管理方面,AI 洗乾衣機會依衣物重量、材質調整最佳行程,冰箱能記錄使用習慣並自動調節保鮮溫度;蒸氣衣櫥會偵測衣物長度與重量,決定護衣流程;居家環境方面,變頻空調能根據能源使用情況管理耗電,空氣清淨機則會主動偵測空氣品質並切換模式;至於行動場景則有 LG gram 筆電內建 AI 助理,支援即時對話與任務處理,扮演隨身工作夥伴。

 

AI 素養成為新世代的必備能力

 

除了產品創新,LG 也將「情感智慧」延伸到教育領域。與社會企業「玩轉學校」合作,推出專為學童設計的 AI 桌遊教材《樂金筆記本》,以遊戲化方式培養孩子對 AI 的理解與思辨能力。

 

教材開發歷經訪談與實測,目的是讓 AI 不再抽象難懂,而是能在互動中被孩子「看見」和「思考」。目前教材已開放國小、國中與高中教師申請,並透過偏鄉推廣計畫讓更多學生受惠。

 

玩轉學校創辦人林哲宇指出,AI 對下一代而言既是工具也是挑戰,學會操作只是第一步,更重要的是能夠判斷、思考並解決問題。

 

技術與人文並行的願景

 

從家庭應用到教育現場,LG 試圖展現 AI 的另一種可能性:不僅止於技術的堆疊,而是透過理解與互動,成為生活中的可靠夥伴;這種以人為核心的思維,也呼應了 LG 所強調的社會責任,讓科技與教育在實踐中互相支撐。